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也是《基加利修正案》在中国生效的第二天(中国于2021年6月17日向联合国交存了《基加利修正案》接受文书,2021年9月15日正式生效),作为落实《基加利修正案》的第一项具体举措,由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承办的“积极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和推动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政府机关、相关行业组织、科研机构以及企业的代表共一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模式进行。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一级巡视员李培在致辞中介绍道,制冷行业是中国履行《基加利修正案》最重要的领域,召开这样一个及时的研讨会非常有必要。她介绍了下一步的工作愿景,包括积极谋划《基加利修正案》国内的履约工作,将其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整体工作中,以及推动建立实施氢氟碳化物进出口许可证制度等。她还表示,希望加强国家相关的各部门协作、加强产业链跨学科的协作,推进《基加利修正案》的生效工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环保处处长蒋靖浩到会并发言,他表示,提升能效和减排对双碳目标意义重大,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与生态环境部应携手采取有力措施,关注重点领域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并完善相关支持政策。
生态环境部大气司一级巡视员李培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环保处处长蒋靖浩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发言详细介绍了中国履行《基加利修正案》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HFCs生产国和出口国,生产量约占全球的70%;同时我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国,近年来HFCs使用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HFCs作为制冷剂使用量约占全部HFCs用量的80%,所以制冷行业对《基加利修正案》生效落实很重要。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副主任李永红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朝晖应邀发言,对中国工商制冷空调行业HFCs减排潜力与挑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中国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国和消费市场,行业内多项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每年制冷剂消费量(含维修服务领域)超过35万吨,其中工商制冷空调领域各类制冷剂(含维修服务领域,包括HCFCs、HFCs、天然工质)的年消费量超过14万吨,折合CO2当量超过2.5亿吨。目前,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制冷空调行业通过第一和第二阶段HPMP的顺利实施,已经成功完成了HCFCs消费的阶段性冻结和削减目标。工商制冷行业在HPMP实施过程中大力推进环保低碳制冷剂和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示范推广应用,包括NH3/CO2技术在冷冻冷藏市场的示范推广、CO2制冷技术在超市冷柜中的应用示范以及绿色制冷技术在冬奥会场馆中的应用等。他强调,中国制冷空调行业积极关注议定书规定和国际形势变化,始终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HFCs消费控制对制冷空调行业而言,既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推动《基加利修正案》的实施必须以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做为综合考量的基本原则,确保实施替代的环境效益最大化。希望在政府和行业层面应加大对社会各界的正面宣传,鼓励企业积极关注和参与行业的履约行动进程。并通过政策手段加以规范和引导,避免更多高GWP制冷剂未来使用的进一步增加,并大力推动环境友好型制冷剂的市场推广普及,为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做出制冷空调行业更多的贡献。
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朝晖
会议围绕着履行《基加利修正案》和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主题,深入讨论了绿色高效制冷技术、制冷产品能效标识、HFCs减排及替代品选择、制冷行业对实现双碳目标的贡献和路径等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邢子文,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总工张建君等行业专家也应邀发言。江亿院士发言特别呼吁指出,除了提高设备和系统等能效外,应该倡导坚持绿色、低碳、节约的制冷空调系统使用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