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德州市召开“辉煌十三五 奋进新德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发布会上,武城县政协副主席、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沙汉斌介绍了近年来,武城县推动空调通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情况。
武城县空调通风产业前期存在层次低、龙头企业少、品牌带动力弱、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一个“生死抉择”,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历史重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坚定高质量发展定力。制定空调通风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方案,锲而不舍地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在实践中落实。
二是开展育苗行动,培植优质企业。针对风机阀门等空调末端产业政策调整,通过消防强制3CF认证企业由4家发展到45家,占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整合培植机电安装资质企业37家,其中一级机电安装资质企业3家;帮助16家企业办理CRAA认证32个;进出口许可备案企业达到29家;新建产品性能检测室29个。在产业政策危机中抢抓机遇,让他们独立地拥有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培植起一批优质规范、潜力较大的“种子企业”。
三是借力环保风暴,淘汰落后产能。无震荡关停转空调通风产业“散乱污”1017家。整合“散乱污”关停后的游离资源,通过“种子企业”搭建平台,创新“共享工厂”模式。刘家义书记视察武城时对中威“共享工厂”抢抓环保机遇,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是强化政府担当,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企业难题书记、县长“代办”机制,坚持“有求必应、无需不扰”,向企业选派高质量发展员。设立“亲清茶室”,部门负责人每周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每年投入20万元,设立县长质量奖。对企业获得CRAA认证、主导或参与制定标准等,分别制定奖励措施。关停“散乱污”企业6家,取缔问题企业187家,查处案件32起,对抽检不合格产品案件,全部进行顶格处罚。
五是建立协会商会,优化产业组织。扶持成立空调协会及4个分会,派驻机关干部驻会帮扶指导。动员企业签订产品质量承诺书,加强行业自律,净化行业秩序。组织1500余人次走出去,参加国际制冷展等知名展会,举办中国青岛(国际)制冷展,强化企业开放交流和质量意识。在泰国设立海外空调产业办事处,开拓国际市场。今年县级空调协会跃升为山东省暖通空调产业协会,会员企业从初期的70余家增长到150余家。成立东北三省、川渝等17个在外武城商会,构建起覆盖全国30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经营网络,实现空调通风产业“买全国,卖全国”。
今年以来,空调通风产业克服疫情影响,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空调通风产业企业由3600多家减少到24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却由15家上升到36家,企业纳税年均增幅30%以上。
截至2020年10月份,空调通风产业纳税总额1.293亿元,同比增幅8.22%。